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凌尚前:矗立祖国边陲41年的忠诚“界碑”

来源:祖国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(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文并摄影) 2018年,凌尚前妻子黎兰鲜成为哨员,二人共同守卫边疆。 凌尚前获得荣誉。 从1981年3月走进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的那一天起 ,在

(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天一文并摄影)

2018年,凌尚前妻子黎兰鲜成为哨员,二人共同守卫边疆。

凌尚前获得荣誉。

从1981年3月走进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的那一天起 ,在41年多,超过个日夜里,凌尚前巡逻走过的路相当于3次二万五千里长征,磨破了350多双鞋。哨所的哨员换了一批又一批,而凌尚前就像一块屹立不倒的界碑,默默扎根边疆、守护边疆。

无论是面对艰苦的环境还是家庭的压力,凌尚前始终不改初心,扎根哨所41年,以界碑为伴、以哨所为家,与妻子长期过着咫尺天涯的分居生活,也很少有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。虽对家人深感愧疚,但他犹如一块不倒的界碑,始终默默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。在他的引领下,那坡县创设并吹响“尚前先锋哨”,全县党员干部掀起向凌尚前同志学习的热潮。

由于表现突出,凌尚前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,9次被分区、市(县)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,先后被评为百色市劳动模范、道德模范。2019年9月25日,凌尚前获“全国最美奋斗者”个人称号;2020年12月,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;2021年6月,荣获全国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;2021年7月,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在他的带领下,天池哨所被评为“英雄民兵哨所”,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、二等功2次、三等功5次。

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。

凌尚前擦拭界碑。

记者跟随凌尚前体验了一次例行巡逻线路。巡逻、擦拭界碑、勘察等环节,这是凌尚前和其他哨员每次都必不可少的工作。“国家的事都是大事,马虎不得。”凌尚前就是用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,将哨所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,成为让祖国和人民放心的坚强堡垒。

天池哨所内标语。

凌尚前介绍自己在哨所内的工作。

1963年,凌尚前出生在距离中越边境不足1公里的小山村。保家卫国的信念从小就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。初中毕业后的他两次报名参军却未能如愿,得知乡里招收国防民兵哨员,他毅然决然报名成为了一名民兵。上世纪90年代,天池哨所水、电、路“三不通”,很多同乡的年轻人都到广东打工,获得了不菲的收入,当记者问道凌尚前是否羡慕他们可观的收入,而哨所条件艰苦、收入微薄,有没有后悔。“你不守边我不守边,边境谁来守?”凌尚前坚定的回答道。

凌尚前和天池哨所。

文章来源:《祖国》 网址: http://www.zuguo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7/2193.html



上一篇:画家史国良:用脚步丈量祖国边陲,用画笔传承
下一篇:【稳中求进@高质量发展】祖国正北方 “绿色”进

祖国投稿 | 祖国编辑部| 祖国版面费 | 祖国论文发表 | 祖国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祖国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